稿子只写了开头的五万字,历史研究社的老编辑鲁大刚拿到手的时候,已经是五天以后了。
这也怪不着人家老编辑,每天他们收到的稿子起码有个几百篇,编辑却只有那么几个人,大家愿意第一时间就看的还是老作者们的文章。
也就是鲁大刚这个人,年纪大,做事认真,别人敷衍过去的稿子,他也要捡回来仔细瞧瞧。
好在他是老资历,而且他只自己勤快些,并不苛责其他编辑,大家对他也就只有尊重,没多少怨气。
“哎。”
鲁大刚揉了揉眼睛,心里对编辑室的小年轻们受不住诸般辛苦,很是能理解,他愿意多做,不代表他不觉得辛苦厌烦。
一大堆稿子到了手,其中一多半看了都觉得眼睛疼。
不过,鲁大刚也知道,新人都不容易,愿意安安静静坐下来,认认真真写文章,写的好还是不好,那都另说,但总要珍惜人家的这份心的。
“《红袖凭红楼》?”
鲁大刚慢吞吞喝了一杯水,拿起一份稿子,一眼看过去,心下便微有振奋。
倒不是书名有什么特殊的,鲁大刚是个老编辑,这辈子看过的稿子不胜枚举,什么样的书名没见过?等闲唬不住他。
但这作者的字很娟秀,早些年因为种种状况,学校都不怎么上课,好些年轻人字写的比拿脚写的都差,鲁大刚这样的文人,见到一笔好字的机会都是少之又少。
这份稿子上的字,看似也只是普通的钢笔字,楷书,工工整整,简洁漂亮而已,但鲁大刚的父亲算是半个书法家,他从小练字,一眼看过去就觉得这笔字透着一股锋锐之气。
字写的赏心悦目,鲁大刚决定,一会儿就算小作者文章写的很糟糕,他也不骂人,还会写几句温柔鼓励的话。
然后,他就看了进去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,一直到了下班时间,办公室里的同事们陆陆续续地收拾东西,旁边邻座的张编辑晚上和鲁大刚约好了一起喝酒,看了看表就叫他:“老鲁,走了。”
“呜!”
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哽咽,张编辑顿时僵住,不敢置信地转头看,只见虎背熊腰的鲁大刚,歪着头,一只手捂着嘴,一只手撑着桌子,身体微微颤抖。
张编辑吓得脸都绿了。
周围一群编辑,社内的工作人员,齐刷刷起身看过来,一行人脑补了一堆东西,赶紧上前安慰,就连徐总编都没敢踏出办公室,也立在门口张望。
劝了好几句,鲁大刚才回过神,转头四顾,脸刷一下就红了,赶紧摆摆手:“没事,没事,哎呀,就是看了一部,有些伤感。”
众人:“……”
随即,徐总编倒是来了兴致,把眼镜戴好,走过来坐下,要过鲁大刚的稿子,笑道:“看来咱们是找到了一部好作品?”